叶企孙:未曾想创办一流大学,却建立了最好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深度-知识分子

叶企孙:未曾想创办一流大学,却建立了最好的清华大学物理系

2018/09/12
导读
叶企孙,一个本当德高望重的大师之大师,其光辉业绩正同华表照汗青一样明亮。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每年都会关注各种全球大学“排行榜”。规模大小、经费保障、师资力量、科研产出…… 各项指标影响着高校在“一流大学”道路上的迈进。与此同时,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则正探索着新型大学的道路。


而近一百年前,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清华大学建立起了接近人类文明前沿的物理学系。从这里走出的一批学生,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其中包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两弹一星功勋”的获得者等等。这一“一流学科”的建立,与一位叫叶企孙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致敬叶企荪老先生老师微信图片_20180911230335



编写 | 沈丹丽

编辑 | 金庄维


“如果内心能接纳多种文明,对叶企孙的关注就不会仅限于政治。”7月,北京大学纪念叶企孙诞辰120周年的活动上,有人这样说。


对熟悉科学的人来说,叶企孙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历史上一位开创式的人物,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将西方近代科学的土壤带到中国。不到十年的时间,清华的物理系就办成了全国第一流。“两弹一星”的23位功勋者中,有13人与叶企孙有师承关系。


但对有些人来说,这个名字可能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叶企孙的学生钱三强、李政道等奔走呼吁,发起纪念老师的活动,这个名字也许就湮没在了历史里。


在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生平之后,我很难描述内心的复杂感受。一位正直的科学家,与国家一同经历苦难的命运,晚年委屈,可他的内心仍保持平静。让我最震撼的是他的治学思想,朴素而富有洞见,在一百多年后依然闪烁着光芒。在如今这个喧嚣的时代,叶企孙和他的治学思想都愈加珍贵。


从“不谈政治”到“免于淘汰”

叶企孙,名叶鸿眷,1898年7月出生于上海。作为近代史上最早迎来开埠的沿海城市之一,上海是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心,也成了东西方文明融汇的地方。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叶企孙,在家族的熏陶下,自幼开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学习传统文化。


叶企孙的父亲是清朝举人,却不是一位守旧的文人。他同时推崇西方的先进文明,在与黄炎培等人奉派赴日考察教育后,回国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上海敬业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包括西算、理化、博物等西方学科。叶企孙9岁时,入读了父亲所在的这所学校。


小小年纪的叶企孙,在1911、1913年两度入读当时作为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学堂。之所以是两次,是因为武昌起义和二次革命的炮火中断了学校课程,叶企孙只得回到上海。在上海学校停课后,他再度报考清华。


进入清华之后,曾因战火被迫中断学习的叶企孙,在清华科学社的章程制定中明确了一点:“不谈政治”。在他后来的任教生涯中,少有的一次发怒,是日军入侵天津内河后“三一八”惨案发生,王淦昌等几名学生描述看到的北京学生抗议游行遭军警开枪的血案,叶的另一名学生就在其中。叶企孙听完后激动地盯着王淦昌,斥责他们不该出去,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在于科学救国。说罢泪如雨下,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学生。


然而,当看到清华大学大礼堂播放科学电影时,观众寥寥,还有些人鼾睡起来,叶企孙忍不住感慨:“学生当注重科学之理解,以探天地之奥窍,以谋人群之幸福。庶几国家日进于富强,而种族得免于淘汰矣。”“免于淘汰”,是叶企孙沉静的性格下掩藏不住的知识分子的血性。


企孙15岁时的照相。拍完后,他在照片背后留下了这几行字:一、戴平顶草帽拍照形式不佳 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 三、二足如此摆列不雅观 四、长衫多皱处微信图片_20180911230447


叶企孙15岁时的照相。拍完后,他在照片背后留下了这几行字:一、戴平顶草帽拍照形式不佳 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 三、二足如此摆列不雅观 四、长衫多皱处。(图源:互动百科)


留学哈佛

1918年,叶企孙和200多名清华学子在上海码头,登上了赴美留学的轮船。他们脸上一个个表情肃穆,似乎诉说着留学承载的重量。看上去温润沉静的叶企孙,不知道后面等待的是怎样的人生。


1920年叶企孙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杰弗逊实验室,攻读实验物理硕士研究生学位。他的导师布里奇曼(P.W.Bridgman),是实验物理的鼻祖,提出了操作主义的原则。叶企孙参与了美国国家标准实验室的研究——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的影响,并完成博士论文。他做的课题受到当时欧美科学界的重视。布里奇曼认为他在高压磁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叶企孙另一项为人所知的贡献,是他对普朗克常数h的测定。这是他和William Duane,H·Palmer一起合作完成的一项工作,测定了当时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h。这一数据后来在国际上被沿用了十余年。


创建清华物理系

在杰弗逊实验室的经历,老师一丝不苟的实验作风,为叶企孙的品格注入了更多科学、理性、实证的成分。


然而,叶企孙没有在研究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他选择了回国做老师。


20世纪初,自然科学进入新纪元,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被近代物理学取代,量子论和相对论更新着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而当时贫弱的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近乎空白。没有仪器设备,也没有学科传统。


叶企孙的学生、北京大学教授张之翔认为,一个人得诺贝尔奖,如果有先天的条件,遇到关键的问题,恰巧在合适的地方可以研究这个问题,得出准确的结果,还不是很难。但要把一门学科移植到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国度,并让它开花结果,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在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游历欧洲近半年后,叶企孙于1924年回到中国。1925年,他曾经就读的清华,从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一所正式的大学。次年,叶企孙和梅贻琦一起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并担任系主任。


6/c2/zsfz1536679803.2379564.jpg


清华大学1932年度校务会议成员。

左起:叶企孙、陈岱孙、冯友兰、梅贻琦、杨公兆、张子高(图源:《清华年刊(1932年)》)


建系初期,全系只有梅贻琦、叶企孙两位教授。梅贻琦作为清华大学校长,忙于校务,实际真正担任教学工作的只有叶企孙一人。


据当时的学生回忆,叶企孙略有点口吃,有时还带上海口音。他讲话常常很慢,但是一字一句可以记下来,每个字都很精炼。他讲课细致,甚至于会超出课时,但是他讲的内容几乎没有学生听不懂的。遇到难懂的概念,他就反复讲,还会举各种实验现象为例进行讲解,注重理论和实验的联系。


三年之后,叶企孙终于为学校请到了第二位老师,研究X射线的专家吴有训。虽然叶企孙是系主任,却要求吴有训的工资必须高过自己。他们合作了将近二十年。


他还为学生们请来了赵忠尧、周培源等名师。他对学生们表示,虽然自己讲课不好,但为他们请来的老师是最好的。


文人相轻,会增加内耗,但叶企孙所在的物理系很团结。叶企孙坚持各人干各人的活,团结一致,不分你我。而他举贤自让的品格,也影响着周围的人。


治学思想

叶企孙非常重视系里的实验员和技术人员。有一位实验员是勤杂工出身,叶企孙认为不能叫他“差事”,而应该叫“先生”。1930年,叶企孙出国休假考察。他没有 “挖”来洋教授,而是从德国聘来了一位实验技艺精湛的技师韩弗烈(Heintge)。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物理学家王义遒认为,尖端精密实验不只要有创新的原理设想,天赋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所造就的精湛技艺也非常重要。“1984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合作者是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Hall。我觉得学不来的不是他那独特简明的物理创意,而是同一块透镜,他一眼就能看出好坏来。这样的本事,我至今不得其门而入。”他在纪念叶企孙诞辰120周年的活动中谈到,我国一些高端核心技术不过关,其根源也在于此。


在清华建系期间,叶企孙不惜代价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实验器材,为系里搭建实验室。他也向居里夫人购得放射性元素镭,使得学校老师在国外的课题研究得以继续。


但有意思的是,这些仪器他不让学生用。“他说学生是不用好仪器的,要训练他的动手能力,从中找出诀窍,锻炼独立创造、创新的能力。”叶企孙的学生、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回忆说。恰恰是这些普通的仪器和“特殊”的训练,培养出了一位位具有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年轻科学家。


叶企孙朴素的治学思想还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正如当下一些大学为了接轨前沿技术纷纷追踪热点问题,在叶企孙所处的时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刚刚成为物理学发展的亮点,当时一些国内大学便竞相开设时髦课程。但叶企孙和吴有训为首的清华理学院,却不热衷于去开这些课程,理由是“教师讲得糊涂,学生学得糊涂”。在这种求真务实思想的引导下,清华反而大步前进了。


了解每一个学生

叶企孙办清华物理系的时候,规定了物理系每年只能招14个人。他认为多于14个人,就很难了解学生们的性格、兴趣、品性了。而这14人中真正毕业的,有时候10个都不到,但毕业的学生大多很有成就。


核物理学大师王淦昌是叶企孙“挖”来的学生。王淦昌原先就读于化学系,但有一次他在叶企孙的课上被问到一个问题,回答完之后,叶企孙认为他的物理概念很清楚,对他印象深刻,此后便经常找他谈话,劝他转到物理系。后来,王淦昌成为了我国两弹一星的功臣。

g/pl/zsfz1536679962.7457704.jpg

清华物理系第一届毕业生(图源:sohu.com)


1944年,李政道从浙江大学转入西南联大,后者是抗日战争时期多所高校迁至昆明后“合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清华也位于其中。在叶企孙的电磁学课上,李政道在埋头看书。叶企孙发现这位“不认真”的学生能回答他的问题,还能看懂电磁学高级教程,便批准他免课。可在最后的考试中,因为李政道在实验中把电流计的悬丝弄坏了,叶企孙给了他83(58+25)分:实验不过关,理论的60分也被扣去了两分。


李政道在日后十分感谢叶师教导他的实验意识和能力。虽然在学业上“苛求”学生,但对于深造的机会,叶企孙又“慷慨”得让旁人难以理解。在推荐优秀研究生赴美读博时,叶企孙破格推荐了当时还在读大二的李政道。十多年后,李政道和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叶企孙把知悉每个学生的特点,作为自己教学任务的一部分。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他离开清华来到北大。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戴道生回忆,当时班上只有五个学生,叶企孙一两个礼拜就让学生到他家里去座谈。彼时只知道学习,不关心窗外的学生,被引导着去关注这个学科的前沿进展,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


在吃不饱的年代,叶企孙还很关心学生的生活。1961年的一天,消瘦、甚至走路都有困难的张之翔在路上碰到叶企孙,叶企孙感到很惊讶,让张之翔第二天早上来自己家。次日,他把热好的牛奶给了这位吃不饱的学生,又将一个面包分给他和另一位研究生。


被遗忘的老师

后来张之翔再见到老师时,叶企孙已经很苍老了。文革期间,叶企孙因为学生熊大缜案被诬陷为特务,遭到了逮捕和逼供。


当他被放出来后,张之翔去看望他。叶企孙坐在藤椅上,动弹不了,小腿肿得很粗。认出张之翔后,他连说“你好你好”。讲起肿胀的小腿,他说这是红卫兵打的,“他也没有愤慨,就是说事实,我的心里当时非常难过。”张之翔描述道。


1977年叶企孙离世时,只有清华的物理楼贴了一个讣告。关于这位科学教育大家的晚年光景,流传着一些说法。有人说北京中关村沿街乞讨的老人就是他,身子屈成90度,学生们路过,他叫他们躲得远远的。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点,中国人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的荒原上试验成功。一个曾受尽屈辱的民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1999年,在“两弹一星”功臣表彰大会上,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受到国家的隆重表彰。在这些科学家被记住的同时,他们的老师叶企孙,已被遗忘了许多年。

2/uf/zsfz1536680291.6823761.jpg

清华大学科学馆(图源:icsd.tsinghua.edu.cn)


在叶企孙诞辰120周年活动结束后,我问主办方老师是什么时候发起对叶企孙的纪念活动。对方告诉我,在叶企孙去世后,他的诸多学生就不断地发起纪念老师的倡议。


他们希望将叶企孙身上可贵的、跨越时间的文明品格传递给现代社会,预防和抵制野蛮,为社会的文明生长创造更多机会。这也是叶企孙纪念活动承载的历史意义。


李政道先生曾对清华物理系的发展有这样的评价:


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21年聘请密立根(R.A.Milkan)教授去主持校务后,不到10年成为世界的名校。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虽然不能跟加州理工学院相比,但当时中国的具体条件比美国差多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能把一个新创办的物理系,办成为全国第一流,现在看来,在发展的速度上,在办系的成功上,我想,叶老师的创业成就是可以跟20世纪初的加州理工学院相比美的,是十分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其中的道理的。


在一次又一次提出新的“一流大学”建设口号的今天,我们值得回过头去看看,近一百年前,有一个人的身上融入包括华夏文明、欧美文明在内的多样性文明,即使在面对野蛮时,也保住了人道、友爱、勇敢、诚实等人性的完满。他未曾想过创办一流大学,却身体力行建立起了当时最好的清华大学物理系。


参考资料

[1] 储朝晖:纪念叶企孙是为文明生长创造机会

[2] 上海纪实频道:叶企孙纪录片《大师》

[3] 王义遒:一流大学要为国家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力—纪念叶企孙先生诞辰120周年

[4] 叶铭汉:纪念叶企孙先生


文章头图及封面图片来源:xuehua.us


文章来源:公众号“赛先生






参与讨论
1 条评论
评论
  • 何东明 2018/09/12

    叶企荪老师是大师之大师,是真正大师风范的榜样,已经如华表照汗青一样铭刻入中国的历史。不论那段历史如何晦暗,由于什么原因而企图抹去老先生的光辉业绩,那都是妄想,每一个有爱国爱中华民族的华夏儿女闻先生之伟绩,无不肃然起敬,深感其为国为民之鞠躬尽瘁,为科学为后代发展之热忱。致敬叶老先生。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