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称我国超50%的肿瘤患者可避免?怎样做才能减轻癌症负担-资讯-知识分子

重磅报告称我国超50%的肿瘤患者可避免?怎样做才能减轻癌症负担

2021/02/25
导读
控制疾病的关键:建立公共无烟环境。

图片来自pixaday.com

READING
编者按


在看这篇论文时,很多人心中会萌生一个疑问:为何2021年了,还发2015年的数据?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介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加上分析、总结,等结果出来至少有个4-5年的时间差。收集全国数百个癌症监测点的数据是一项工作浩大的工程,需要较长时间。

 

事实上,2019年年初,国家癌症中心就公布了当时最新的癌症报告,不过公布的也是2015年全国癌症数据。2018年、2017年均在年初公布了前几年的癌症数据。唯独2020年没有公开数据,这或许与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

 

目前,我们暂不知道2021年是否会公开这一数据,至少从现在来看,时间上仍较往年迟后一些。要知道每年第一个月美国就会发布当年癌症新发数据(尽管美国疫情比其他所有国家都严重许多,2021年也不例外),这对指导每一年的抗癌行动非常重要。

 

这些年来,美国癌症新发人数稳步下降,反观国内,我们不仅把全球癌症负担头把交椅牢牢坐稳,还有进一步巩固这一地位的趋势,从目前来看,国内抗癌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形势堪忧。

 

尽管本文介绍的是2015年癌症新发以及死亡数据,但对今天我们指导抗击癌症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其中论文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如在癌症新发人数方面,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在死亡人数方面,男性几乎是女性的两倍城市癌症发病率高于农村,但在死亡率方面,农村则高于城市。正如“赛先生”昨天的文章介绍,抽烟、酗酒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会导致慢性疾病高发,恶性肿瘤也会随之而来。想拥有健康,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还要积极地运动起来。


本文经《中华肿瘤杂志》公众号授权转发,有关此话题延伸阅读:


最新权威报告,中国癌症负担沉重,新发癌症人数约占全球的1/4

中美抗癌之路正朝着两个方向分化,疫情下癌症病人为何消失了?

 

最近,《国家癌症中心期刊》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创刊首篇在线发表了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团队撰写的文章,题为 “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统计”的文章。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团队发表在JNCC上的论文

 

文章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501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368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1亿,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22.52%,详尽阐述了2015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为卫生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与该团队2016年发表在CA Cancer J Clin上的癌症负担估计文章相比,本研究纳入的监测点数从72个扩增至5倍,更全面、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我国癌谱流行特征及地区差异情况。

 

01

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地域差异


关键词1
2015年我国癌症发病情况


01
基本情况


  • 新发病例 392.9万

  • 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186.39/10万

  • 男性高于女性(206.49/10万 vs 168.45/10万)



02
发病前十位


我国高发癌症的前10个癌种


03
性别差异



04
年龄差异

 

  • 0-19岁 与 50-85岁 :男性高于女性

  • 20-49岁 :女性高于男性

  • 男女癌症新发病例数量均在60-64岁达到峰值

 

05
地域差异


  • 华南最高(203.6/10万)西南最低(161.6/10万);

  • 总体城市高于农村(191.5/10万 vs 179.3/10万);

  • 城市地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高发;农村地区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及宫颈癌高发。



关键词2
2015年我国癌症死亡情况


01
基本情况

 

  • 总死亡人数 233.8万

  •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105.84/10万

  • 男性高于女性(138.57/10万 vs 74.81/10万)


02
死亡前十位


 

 

03
性别差异

 


在所有年龄段中,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04
年龄差异

 

  • 死亡率最高:

  • 男性:60-64岁

  • 女性:75-79岁


05
地域差异

 


  • 华中最高(112.8/10万),华北最低(94.7/10万)

  • 总体农村高于城市(109.8/10万 vs102.8/10万)

  • 城市地区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死亡率高;农村地区肺癌、消化道肿瘤、宫颈癌死亡率高。


02

2000-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01
发病趋势分析

 

近15年,不同类型的癌症发病趋势


  • 上升趋势:结直肠癌、脑部恶性肿瘤

  • 下降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

  • 男性:肺癌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胰腺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呈上升趋势

  • 女性: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和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


02
死亡趋势分析

 

不同类型的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趋势

  • 下降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


03

总结


本研究全面描述了2015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


  • 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 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

  • 我国癌症发病首位:男性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

  • 肺癌仍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 与感染和贫穷有关的癌症发病率有所下降(食管癌、胃癌、肝癌);

  • 与生活方式西化有关的癌症疾病负担迅速增长(结直肠癌、乳腺癌);

  • 我国传统高发而预后较差的肿瘤死亡率在逐年降低(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

  • 需要注意的是,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率仍具有上升趋势。


在中国,超过50%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热量食物摄入、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慢性传染病等。

 

以肺癌为例:


1. PM2.5在中国的肺癌死因中占23.9%,远高于全球水平(16.5%)


减轻疾病负担的有效方法:对空气污染采取积极政策行动。


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过去的15年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女性发病群体也在持续扩大。


控制疾病的关键:建立公共无烟环境,减少吸烟与二手烟暴露。

 

此外,还有控制肥胖和糖尿病、改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肿瘤筛查等,也可显著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参考资料


Zhang SW, Sun KX, Zheng RS, Zeng HM, Wang SM, Chen R, Wei WQ, He J.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5[J].JNCC,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16/j.jncc.2020.12.001.

 

注:本文经《中华肿瘤杂志》微信授权转载,略有改动。


制版编辑 | Morgan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创刊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成为国内首个由知名科学家创办并担任主编的科学传播新媒体平台,共同致力于让科学文化在中国本土扎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