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学者在南亚印度熊及其他食肉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资讯-知识分子

中科院学者在南亚印度熊及其他食肉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9/08/22
导读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余琮煜,John Flynn合作,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详细报道了南亚印度熊及其他犬形亚目的化石。

图1 新报道的阿提卡印度熊头骨(江左其杲 供图)


  


南亚西瓦里克是亚洲最经典的化石产区之一,自从19世纪上叶就有大量研究开展,至今仍然是国际古生物的研究热点区域。化石点位于青藏高原南麓,其生物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息息相关。相比起灵长类等热门门类,南亚的食肉目研究则显得稍微滞后,很多分类演化问题悬而未决。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研究生江左其杲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余琮煜,John Flynn合作,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详细报道了来自耶鲁大学Peabody博物馆馆藏的南亚印度熊及其他犬形亚目的化石。


该批化石系Lewis在1933年采集,但多数都没有经过详细描述或报道。这批化石中保存最好的是一件产自Dhok Pathan Zone的印度熊头骨化石。印度熊(Indarctos)是熊科大熊猫亚科成员,出现并繁盛于晚中新世。和现代佛系的大熊猫不同,印度熊并非以竹子为主食,而和现代棕熊一样是杂食动物,并且拥有捕食大型猎物的能力。印度熊最早即发现在南亚( 包括2种,即盐岭印度熊Indarctos salmontanus和旁遮普印度熊Indarctos punjabiensis,故而得名印度熊。然而南亚最初发现的印度熊化石保存较为残破,因此学术界对于南亚印度熊的性质,存在诸多争议。


图2 印度熊类牙齿对比图(江左其杲 供图)

图3 新种小爪水獭(A) Amblonyx barryi与现生爪水獭族Aonyxini成员(B小爪水獭Amblonyx cinerea,C刚果无爪水獭Aonyx congicus,D江獭Lutrogale perspicillata)对比(江左其杲 供图)

通过对新的头骨材料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印度熊模式种,盐岭印度熊和欧洲的阿提卡印度熊Indarctos atticus差别非常小,其中少量的差别,如体型稍大,M2具有后附尖,更可能代表同一个物种的地理变异,因此学者将盐岭印度熊归入阿提卡印度熊。南亚的另外一种印度熊,旁遮普印度熊Indarctos punjabiensis则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该种P4次尖不明显双分,M2跟座非常短,M2长度接近M1,这些特征与任何印度熊都不同,反而接近郊熊(Agriotherium)。综合对比认为旁遮普印度熊最接近北美的舒氏“郊熊”(“Agriotherium” schneideri),二者的特征都介于典型的印度熊和郊熊之间,可能属于一个新属。综合来看,印度熊的模式种应该修订为阿提卡印度熊,而旁遮普印度熊不能归入印度熊。 


研究人员同时报道了Peabody博物馆馆藏的其他犬形亚目化石,包括犬熊科和半熊亚科的m2牙齿化石。其中半熊亚科的m2系半熊类在南亚的首次报道。鼬科中,中中新世Chinji Zone的一件鼬科下颌与以往在Chinji发现的Martes lydekkeri不同,且与目前已知的任何鼬科都有明显差别,很可能代表一个新属种,但最接近伊比利亚貂Iberictis。晚中新世Dhok Pathan Zone发现的一件近狼獾下颌已经由Kurten报道过。根据对比研究人员认为这件下颌与东亚的粗壮近狼獾稍有差别,定为Plesiogulo aff. crassa。晚上新世 Tatrot Zone的一件水獭类下颌牙齿粗壮,下颌宽厚,形态介于无爪水獭和小爪水獭之间,但更加接近小爪水獭。经过对比,研究人员认为该化石和已知的小爪水獭都不同,建立新种巴氏小爪水獭Amblonyx barryisp. nov.,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小爪水獭。种名献给在南亚工作多年,并为本文提供古地磁数据的John Barry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8912963.2019.1648449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