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病毒寨卡凭什么上“头条”?-深度-知识分子

“梦魇”病毒寨卡凭什么上“头条”?

2016/02/10
导读
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梦魇”病毒寨卡有关系吗?

1947年,乌干达的森林里首次发现寨卡病毒。图片来源:http://understandingzika.org/


编者按:

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10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大陆2月9日确诊并通报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而早在2月1日,寨卡病毒就已经被世卫组织定性为全球性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的通报显示,该名34岁江西男性患者近期有南美旅行史,2月6日入住赣州当地医院以来,病情已有明显好转。

至此,令世界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频频警告,被视为可能比2014年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更为严重,已在中南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进入了中国公众的视野。

“寨卡”病毒大约在70年前被英美科学家首次发现于非洲的猴子身上,这种向来温和的病毒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2007年“扫荡”西太平洋一座小岛并快速传播至中南美洲,尤其是今年以来,频频占据世界各大媒体头条。

寨卡病毒如何演变为人类新的“梦魇”,它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新生儿小头畸形和它有关系吗,除了避免被蚊子叮,科学家们难道束手无策?


文 | 梅月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源起乌干达森林


在东非的维多利亚湖畔的乌干达境内,有一片叫做Zika(寨卡)的森林,里面的猴子多感染黄热病。1947年4月,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London, UK)和美国洛克菲克大学基金会资助的科学家从居住在这片森林的猴子身上分离出一种未被记录的病毒。因为该病毒分离的地点是在寨卡,科学家们将之命名为“寨卡病毒”。次年1月,寨卡病毒在当地的非洲伊蚊体内也被发现。


1952年,寨卡病毒第一次作为主角出现在科学家的文献中,被《皇家热带医学与卫生学会会报》(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报道。1968年,第一次在尼日利亚人群的血清中被分离出来,这提示了人类也可能被感染寨卡病毒。长期以来,寨卡病毒只在非洲和南亚地区潜伏,直到十年前,被报道的案例也不超过15个,但均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症状都比较温和,没有死亡记录。


2007年,寨卡病毒扫荡了处于西太平洋的雅浦群岛上,使得该岛约70%的居民被感染,随后疫情蔓延至太平洋的其他岛屿,乃至巴西,此后,快速传播到南美洲、中美洲、墨西哥和加勒比海。2014年,寨卡病毒在法属波西尼西亚爆发,最终约有3.2万感染案例。


如今,另一场由寨卡病毒引发的大规模流行病再次悄然而至,并在拉丁美洲、哥伦比亚和佛得角等24个地区或城市传播。由于寨卡病毒感染后症状不明显,因而具体的感染人数人们暂时无从得知。目前,巴西已确诊的感染人数150万例,哥伦比亚已确诊2万例,西班牙4例,加拿大6例,美国纽约3例,德州也发现1例。WHO预计仅2016年拉丁美洲感染寨卡病毒案例可能就会达到400万人次。这个数字对拉丁美洲而言,相当于每150人中就会在有一人被感染。


迄今为止,80%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因而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仅有20%的人会出现相当对较为温和的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等症状,这种不温不火的症状仅会持续约一周的时间,因而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被感染。目前尚未有因寨卡病毒而死亡的案例。然而,这种看似并不会有太大威胁的病毒,却在巴西和新生儿小头畸形同时爆发,引发了种种猜测,自此被推向了风口浪尖,占据了种种头条。


寨卡病毒感染地区分布图。图片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寨卡如何传播?


WHO的统计显示,自2015年起,美洲、西太平洋、非洲及亚洲累计3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寨卡病毒的传播。


去年夏天,寨卡病毒还看似其貌不扬,如今这种蚊媒病毒快速地在南半球传播。寨卡病毒的两种寄主主要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伊蚊作为传播媒介使得寨卡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


埃及伊蚊盛产于拉丁美洲,也同样会传播登革热和奇昆古尼亚热病,它只依赖于人血,因而给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带来了不可预计的疾病威胁。


白纹伊蚊又名亚洲虎斑蚊,存在于南欧的几个国家。寨卡病毒目前的爆发区域在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但是欧洲也检测到为数不多的寨卡病毒携带者。Nature的一篇报道认为,虽然寨卡病毒发生的区域主要是在巴西等拉丁美洲地区,也可能会通过蚊子传播迁移至北欧,这使寨卡病毒能够传播到的区域延伸至温带地区。


而据中国疾控中心资料,在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广西、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边境区域、台湾南部等地区已被查实有埃及伊蚊的存在;而白纹伊蚊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最适宜的分布区是北纬30o以南,即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和云南等省市。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商旅贸易带来的人群迁移也是寨卡病毒传播的动力之一。由于伊蚊并不能飞越去向它们栖息地几百米以外的地方,因而寨卡病毒的跨地区大范围传播主要是依赖携带寨卡病毒的人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寨卡病毒一旦被携带到任何一个地方,就能够通过蚊子快速传播。以目前寨卡病毒最为严重的巴西为例,英国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称,巴西政府怀疑寨卡病毒是2014年世界杯期间被旅行者从非洲或大洋洲携带到巴西的。


科学家们也推测,寨卡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和性传播。2008年,在非洲感染寨卡病毒的科学家Brian D. Foy回家后,与其妻子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随后他的妻子也表现出寨卡病毒感染后的一些症状,经过抗体检测,在妻子体内也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然而他们的孩子却没有被感染,因而他们意识到寨卡病毒可能会通过性传播。2003年波西尼西亚也发现了一例疑似性传播的案例。今年2月2日,美国德州卫生官员也证实,发现一例性传播寨卡病毒的案例。


也有证据显示寨卡病毒也可能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巴西卫生部报道了两例疑似通过血液传播的案例,第一例病例在肝移植手术后,接受了输血,之后查出寨卡病毒呈阳性;第二例是由于枪伤,接受了多次输血,随后也被诊断出感染寨卡病毒。


但是,科学家们根据以往蚊媒疾病的经验,认为寨卡病毒给欧洲和美洲带来的流行病大爆发可能性要比其他地区小,近期有报道的两起蚊媒流行病规模都比较小。例如,最近在佛罗里达、德州、夏威夷爆发的登革热,感染人数不超过一百人;同样,2007年另一种同样也是依赖蚊子传播的奇昆古尼亚热病,由于一名病人在意大利感染并将其携带回国,最终导致197个案例感染。


与出生缺陷存在关联?


从之前的几次寨卡病毒的爆发来看,寨卡病毒对成人并不会造成致命性的影响,但是种种间接证据显示其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会造成死亡,而这种对胎儿产生的严重神经损伤是登革热等病毒所不会造成的。


去年六七月份,在寨卡病毒爆发的几个月之后,巴西的医生们在对孕妇进行超声波检测时发现小头畸形的案例也在急剧增长,正是这一现象作为了间接证据来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2014年,巴西发现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案例被报道仅有147例,但这一数据并不准确,据保守估计,巴西的小头畸形的患病率可能还要更高。


小头畸形(Microcephaly),又称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患有小头畸形的的婴儿在生长发育期间出现大脑发育明显迟缓,头围要小于其年龄与性别的平均值;伴随心脏病、智力、运动和语言能力发育较为迟缓、运动和平衡困难、听力、视觉能力受损等问题。在患童长大后,其头部相对较小的特征会越加明显,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发育较为迟缓。目前小头畸形没有特定的疗法。


小头畸形患者与正常儿童大脑对比图。图片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但是,寨卡病毒是否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目前科学家还不能给出定论。


去年十月,巴西政府对小头畸形开启了紧急的研究和监控,这将有助于发现更多未被检测到的案例,同样也会排除一些疑似案例。现阶段,单凭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断的数据尚不能断定寨卡病毒带来的威胁到底有多大,因而收集这些数据就显得尤为紧迫。这依赖于巴西及其他感染寨卡病毒的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政府的齐力合作,来回答最根本且重要的问题,包括出生缺陷是否是由寨卡病毒引发,如果是,那么它的频率又是怎样的。


也有科学家站出来反对此项推测,其证据是,在巴西一些寨卡病毒很难登陆的地区,新生儿小头畸形的案例也在急剧增长。1月29日,巴依亚联邦大学胎儿药物学家Manoel Sarno接受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采访时表示,小头畸形可能并不是由于寨卡病毒感染而引发的,更有可能是由于巨细胞病毒或者风疹病毒的缘故。相关的研究结果预计在今年夏天才能出来。


在巴西、哥伦比亚等地区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尽管巴西已经有4000例小头畸形的疑似案例,但仅有270例大脑损伤的新生儿被证实其母亲在孕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


如何有效对抗寨卡病毒?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人们还没有有效的措施可以迎战寨卡病毒。只能从尽可能避免被蚊子叮咬等小处着手。例如撤除一些利于伊蚊繁殖的地方(废弃的轮胎、盆栽、空瓶等),以减少蚊子的数量;同时尽可能避免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已经怀孕或者准备怀孕的女性。


然而没有详尽的措施和丰富的资源,仅仅靠WHO的声明和建议书是远远不足以对抗寨卡病毒的。从长远来看,改造寄主埃及伊蚊或许是可行的尝试,但这将会一个耗时较长的工程。第一种方案,简单归纳就是“尸位素餐式”,通过构建携带某种基因的雄性埃及伊蚊,而这种基因使得其子代不能存活,将其大量释放到野外,它将会与当地的雌性进行交配,大量消耗雌性的生产力,从而达到减少伊蚊数量的功效;第二种方案,构建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埃及伊蚊,大大降低其传播寨卡病毒的能力。但是此类方案的实施还需要慎重考虑其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可预估的影响和威胁。


同时,对寨卡病毒疫苗的研究也势在必行。由于诊断手段的局限性以及检测时间的限制性,科学家很难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寨卡病毒。最为精准的检测方法是从病人血液中检测病毒的RNA,但这也只能在第一个病症出现的一周以内方能奏效。种种因素大大增加了对寨卡病毒进行研究的难度。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但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理事Anthony Fauci也表示,寨卡病毒疫苗的研发到投入使用至少还需要5-7年。


对于科学家而言,当一个新的病毒出现或重出江湖并引发流行性疾病,在其早期阶段,由于认知上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对抗它们难免面临重重障碍。但是,人类在迎战类似的病毒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知识和经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关于寨卡病毒的特性及其入侵和作用机制都将被一一揭露,给备受寨卡病毒所引发的流行病折磨的人们带来福音。


参考链接:

第一篇关于寨卡病毒的科学文献:

http://trstmh.oxfordjournals.org/content/46/5/509.full.pdf+html

“梦魇”病毒寨卡凭什么上“头条”? 微信图片_20180810124310

媒体关于寨卡病毒的最新报道:

http://www.pbs.org/newshour/updates/zika-virus-faqs-ultrasound-detection/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1/zika-virus-your-questions-answered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health-zika-brazil-exclusive-idUSKCN0VA331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1/zika-virus-your-questions-answered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2/worries-about-brain-damage-infants-linked-zika-leads-who-declare-public-health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1/6273/543.short

http://www.nature.com/news/the-next-steps-on-zika-1.19277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寨卡病毒的信息:http://www.cdc.gov/zika/index.html

中国白纹伊蚊的分布: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4501-2009203578.htm

http://www.chinacdc.cn/jkzt/crb/dgr/zstd/201505/t20150519_114986.htm


(责任编辑 陈晓雪)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