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人口小国再度成诺贝尔科学奖大国,什么原因?-深度-知识分子

800万人口小国再度成诺贝尔科学奖大国,什么原因?

2017/10/06
导读
提起瑞士,你想到的是什么?

k/ra/zsfz1533911726.7444891.png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之一,瑞士科学家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


撰文|赵亚杰

责编|李晓明



提起瑞士,你想到的是什么?

手表、巧克力、瑞士军刀亦或是少女峰?

t/lf/zsfz1533911761.9305235.png


你可能不知道,

瑞士还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

雅克·迪波什是第21位瑞士籍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得主,

历史上,瑞士有5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7人获诺贝尔化学奖,

9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时雅克·迪波什也是第25位瑞士籍诺贝尔奖得主

凭借这么多的诺奖得主,

瑞士获得诺奖的人数位居世界第六位


9/tk/zsfz1533911868.7093770.png

截至2011年4月,诺奖得主国家分布图,瑞士排名第6


与其拥有的众多诺奖得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瑞士只有重庆市面积的一半,

狭小的国土面积,只有41,285平方公里

以及834万人,

约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是三分之一,

而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一项统计,

瑞士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历史上,

有超过113位诺贝尔奖得主与瑞士相关,

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爱因斯坦,


k/it/zsfz1533911933.2410225.png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

1895年,年仅16岁的爱因斯坦

参加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

他的理科取得了高分,

但是文科考试却不合格

未能顺利入学,

之后他去一所瑞士高中补习了,第二年9月

才顺利进入苏黎世理工学习物理

屏幕快照 2018-08-10 下午4.40.11


瑞士知名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俯瞰


1901年,早已放弃德国国籍的爱因斯坦获得了瑞士国籍

1902年,他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第二年转了正

两年后的1905年,这位籍籍无名的专利员刷屏了

这一年

他的博士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终获接受

他成了爱因斯坦博士

这一年

他发表了四篇论文,

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关系,

在物理学的四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一年

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瑞士与诺奖得主的缘分,

还不仅仅局限于瑞士国籍的科学家

众多诺奖得主虽然不是瑞士籍,

却是在瑞士完成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有十位诺奖得主在苏黎世理工,

十一位在苏黎世大学,

还有七位在日内瓦以及巴塞尔任教或完成他们的研究,

提起这些大学,就不得不说一些瑞士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体系


r/77/zsfz1533912063.9292884.png


根据2017年的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

瑞士共有九所大学进入世界前一千,

有八所大学居于世界前五百,

四所大学位于世界前一百,

其中苏黎世理工以及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分列世界第十以及第十二位,

超过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

其中,说起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1969年独立建校,仅仅只有不到五十年的历史


为什么瑞士可以拥有如此之多的诺奖得主呢?


d/kg/zsfz1533912105.9580310.png

Richard Ernst(1933—)由于他对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光谱发展的贡献,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瑞士籍化学家

Richard Ernst是这样说的:

第一,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

瑞士都能够置身战火之外,

吸引了众多欧洲智慧学者的到来

第二, 

在过去的50年中,

瑞士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

这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具备的优厚条件,

因为果实的成熟是长期的酝酿


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研究资金,

瑞士至今仍在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研究者,

其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体系,

也在为瑞士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


相信未来,

瑞士这样一个“弹丸小国”,

仍会涌现出更多的诺奖得主,

继续延续他们在诺奖上的辉煌


  自然科学类瑞士籍诺奖得主名单

1909年    Emil Theodor Kocher: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3    Alfred Werner (在法国Mülhausen出生,从1894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20    Charles-Edouard Guillaume(1883年生活在法国):物理奖

1921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德国Ulm出生,1901-1955苏黎世市民):物理奖

1937    Paul Karrer:化学奖

1939    Leopold Ruzicka

         (出生在前奥地利-匈牙利的Vukovar,自1917年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48    Paul Hermann Müller: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9    Walter Rudolf Hess: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0    Tadeus Reichstein

         (出生在波兰的Wloclawek1916年成为苏黎世市民):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1    Max Theiler (1922移居美国):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2    Felix Bloch(1934移居美国):物理奖

1957    Daniel Bovet(1947年移居意大利):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5    Vladimir Prelog (出生在萨拉热窝,自1959成为苏黎世市民):化学奖

1978    Werner Arber: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6    Heinrich Rohrer:物理奖

1987    Karl Alexander Müller:物理奖

1991    Richard Robert Ernst:化学奖

1992    Edmond Henri Fischer(出生于上海,自1947年成为日内瓦市民):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6    Rolf Zinkernagel: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2    Kurt Wüthrich:化学奖

2017    Jacques Dubochet:化学奖


参考文献

1.https://www.swissinfo.ch/chi/%E7%91%9E%E5%A3%AB%E4%BA%BA%E8%8E%B7%E5%BE%97%E8%AF%BA%E8%B4%9D%E5%B0%94%E5%A5%96%E7%9A%84%E6%AF%94%E4%BE%8B%E6%9C%80%E9%AB%98/7422036

2.http://www.swissnexchina.org/en/%E8%AF%BA%E8%B4%9D%E5%B0%94%E5%A5%96%E5%BE%97%E4%B8%BB/

3.http://www.muellerscience.com/SPEZIALITAETEN/Schweiz/SchweizerNobelpreistraeger.htm

4.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21/einstein-bio.html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