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蒿素的国际首秀在哪?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多年来,中国为全球疟疾防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衍生药物,广泛应用于全球疟疾防控。 那么,青蒿素在被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发现之后,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是在哪个场合呢?
2025/04/27 -
专访丘成桐:中国本土的菲尔兹奖将在10年后出现
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宣布,中国将申请在2030年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为此他给中国数学界量身定制了一份蓝图: 2030年中国本土将培养出一批能够引领世界数学发展的数学家,2034年至少一人能够获得菲尔兹奖,实现中国数学的崛起。
2025/04/27 -
哈佛打响反击第一枪,特朗普威胁撤销其90亿美元经费
在特朗普政府一再打压、干扰多所大学,被针对的大学纷纷低头之后,哈佛大学奋起抵抗,成为第一个反击特朗普政府干涉的美国顶尖高校。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道歉,并威胁要取消哈佛作为高等教育机构而具有的免税资质。全世界教育和科技界将继续关注哈佛等大学动态。
2025/04/27 -
饶毅:做和平发展的使者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8月8日,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全球瞩目。此前一个月余五天的7月3日,饶毅教授作为教师代表给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做和平的使者”。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针对性的遏制,“脱钩断链”频出,地缘政治愈加紧张,种种举措与和平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此时此刻,《知识分子》特刊登17年前那篇致辞的中英文版见下,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坚持和平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才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04/06 -
实锤!AI来了,人类反倒更忙了
截至目前,AI大模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写程序代码,制定旅行计划,资料阅读与信息检索,快速完成分析报告,学习第二外语,乃至编辑视频,制作商业网站或游戏……然而,大模型降世两年多,人们却吃惊地发现,自己最终的那个梦想,一个有强大AI为人类工作的社会,一个有更多的闲暇,上四休三甚至每周工作更短时间的世界,却仿佛更遥远了,我们变得更忙了,而且,这个事实居然在数据上得到了确认。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4/06 -
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天才们,如何改写了人类文明史?
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我们希望籍此文让大家更准确地认识自闭谱系障碍,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是自闭症,而是多样性和对多样性的包容。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4/02 -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
中国的研发经费情况如何?作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与世界主要国家研发经费相比是否具有竞争力?各区域研发格局具有怎样的分异特征?研发经费由谁投入、去向何处?大连理工大学团队最新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进行了详细解答。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3/07 -
这位诺奖得主,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汽车
伯纳德·L·费林加(Ben L. Feringa)是分子机器领域的先锋之一,他通过设计和开发分子马达、分子机器人等微观系统,推动了化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发展。 受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邀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林加教授回顾了其在分子马达这一前沿领域的探索历程。他指出,正如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开启了人类航空史的新纪元,分子机器这一纳米尺度的精密装置也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赛先生 · 2025/02/28 -
“巨镜”梦想:4所顶尖大学的科学家各自筹款,20多亿能赌怎样的未来
这是中国天文学一百年来的重要时刻,四所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地基光学望远镜计划。他们的野心是对宇宙更早期的天区进行更大尺度的观测,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宜居世界,星系成长的驱动之源,宇宙生态系统的新物理。
2025/02/28 -
海洋温度达历史新高,我们正在走向未知
2024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纪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是大幅度刷新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