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因斯坦与EPR佯谬:一个被证明是错的伟大质疑
在量子力学的百年发展史中,爱因斯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他在多方面提供了灵感,例如他提出光既是波也是光子云的想法,启发了德布罗意的粒子波动性、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更在于他不断深入思考现有物理理论的漏洞与不足,包括质疑横空出世的量子力学不完备。 1935年,他和两个助手对量子力学发起最后的重要一击,提出EPR佯谬。这一最后被证明错误的论文,却被证明对于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第二次量子信息技术革命,都有重要意义。
6天前 -
用13年,抵达量子模拟无人区
这是一个科学长征路上的故事。研究人员克服了实验上的重重困难,以高超的实验技巧,不断试错的坚韧,迈出了通过量子模拟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重要一步。若问从构想到迈出这一步,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13年。
陈晓雪 · 2024/07/11 -
克劳泽的转型奇缘:从天文研究到量子物理诺奖 | 赛先生天文
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在其学生阶段中,两次量子力学考试都只得了C。但在其职业生涯中,先是研究天体物理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着迷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并因实验检测贝尔不等式和量子纠缠领域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这或许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方向选择有所启迪?本期赛先生天文,咱们一起回溯一下这位量子大牛的天文缘。
202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