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知识分子
  • 青蒿素的国际首秀在哪?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多年来,中国为全球疟疾防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衍生药物,广泛应用于全球疟疾防控。      那么,青蒿素在被屠呦呦等中国科学家发现之后,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是在哪个场合呢?

    6天前
  • 专访丘成桐:中国本土的菲尔兹奖将在10年后出现

    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宣布,中国将申请在2030年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为此他给中国数学界量身定制了一份蓝图: 2030年中国本土将培养出一批能够引领世界数学发展的数学家,2034年至少一人能够获得菲尔兹奖,实现中国数学的崛起。

    6天前
  • 破译"隐形塑料入侵术",你的菜叶正在偷渡微塑料

    4月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课题组、孙红文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邢宝山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大学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联合研究进展。

    6天前
  • NIH下手,对中国关闭核心数据库,科学家们最担心什么?

    4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了一份《实施更新:增强 NIH 受控访问数据的安全措施》文件,宣布从2025年4月4日起,禁止位于中国(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不含中国台湾)、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的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库及其相关数据。我国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于2023年7月施行,明确规定了遗传资源的利用规范,强调跨境数据传输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建立了相比国际通行规则更为严格的保护壁垒。时至今日,两扇大门相互都关上了。

    2025/04/09
  • 饶毅:做和平发展的使者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8月8日,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全球瞩目。此前一个月余五天的7月3日,饶毅教授作为教师代表给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做和平的使者”。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各种针对性的遏制,“脱钩断链”频出,地缘政治愈加紧张,种种举措与和平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此时此刻,《知识分子》特刊登17年前那篇致辞的中英文版见下,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坚持和平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才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04/06
  • 国产期刊集体升区,中科院分区引争议

    2025年3月20日,《202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正式上线发布。这份分区表原本应是《2024年期刊分区表》。按照惯例,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通常在每年年底发布,但2024年的分区表发布时间却几经推迟,最终调整为2025年,以《2025年期刊分区表》的形式面世。分区结果公布后,一些传统国际知名期刊(如《Nano Letters》)意外降至二区。与此同时,本土期刊升区势头迅猛。一些原本被科研人员视为名刊拒稿后备选的本土期刊,在本次调整中反超其“上位”期刊,进入高分区行列,导致投稿倒挂现象出现。

    2025/04/02
  • 一位华裔高校教师的“噩梦”回忆:特朗普正在摧毁我们珍视的一切

    特朗普2.0上台之后的前两个月急风骤雨,这些大动作背后的逻辑是:美国要独善其身。然而事实上对美国国内社会和国际秩序带来的破坏让”独善其身“变得如同痴人说梦。

    2025/03/29
  •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

    中国的研发经费情况如何?作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与世界主要国家研发经费相比是否具有竞争力?各区域研发格局具有怎样的分异特征?研发经费由谁投入、去向何处?大连理工大学团队最新发布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4》进行了详细解答。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3/07
  • 首位访问新中国的美国科学家

    科学研究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亚瑟∙盖尔斯敦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科学家,他一生都在为呼吁禁止使用生化武器而奔波。受“Genocide(种族灭绝)”一词的启发,他创造了“Ecocide(生态灭绝)”一词。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意识到了“生态灭绝”的严重后果,纷纷采取行动,制定政策和措施来保护濒危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

    赛先生 · 2023/11/30

历史搜索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