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量子力学史、美国科技史之研究都有深厚之造诣。他很在意著述的文风,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风——文章追求表述简洁、逻辑严谨,并富有文学美感。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同时在官网上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其中,中国科学院新增了7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新增了7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计有144位专家当选了两院院士,另有27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苏太空竞赛体现了两种技术路径的分野。苏联采取“工程优先”战略,通过相对激进的技术方案争夺“第一”,将科学置于次要地位。这种模式虽在早期取得里程碑成就,却因缺乏科学引领而后劲不足。美国则在阿波罗计划后转向“科学引领”路径,以明确科学目标驱动工程设计,虽周期较长,但获得了更系统的科学回报和可持续的技术积累。历史证明,将科学发现作为核心使命的模式,在推动持续空间探索方面更具生命力。二者的差异不仅在于技术选择,更在于对太空探索本质的理解深度。
从庞加莱对“三体问题”的研究,到爱德华·洛伦兹(Edward Lorenz)提出“混沌理论”,科学家们早已发现世界由无数个复杂系统构成,后者在数学的描述中充满不确定性、难以预测。
数周前,《华盛顿邮报》爆出硅谷精英们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实验——“优化”自己的孩子。近日,又有相关的创业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其售价不菲的基因筛查服务可以检测出胚胎间15个点的智商差异。在那条推文下,马斯克还与该公司进行了互动。
中国的医学科研正在崛起,然而,与众多学科领域类似,在科研投入呈现”东升西落“的整体趋势下,如何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也成为了迈向医学研究强国的中国所必须破解的核心课题。《自然》杂志记者特约撰稿人,加拿大科学记者布莱恩·欧文斯进行了采访报道,知识分子对其内容摘编见下。
充电宝起火、电动自行车火灾、电动汽车自燃、电站起火……围绕着整个锂电池产业,“先试错,后治理”的方式不可持续且代价高昂,黄学杰认为,在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方面,应该从一开始就有更完善的监管体系,在起步阶段就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以下是《知识分子》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兼锂离子团队负责人黄学杰的对话,文字经过编辑,以飨读者。
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医疗AI团队曾在2023年开发了胰腺癌筛查AI模型PANDA,通过“平扫CT+AI”的结合,准确识别早期胰腺癌病变。两年后,他们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团队合作开发了胃癌筛查AI模型GRAPE——只需要一张腹部的平扫CT,即可由AI筛查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