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大学校园应该向公众开放吗?
2025年9月29日,清华大学通过“平安清华”发布通报,披露了近期发生的多起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部分校内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通过虚假报备、车辆搭载等方式牟利,扰乱了校园秩序。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10/05 -
AGI for Science:关于科学未来的6个问题
浦江创新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创设于2008年,论坛始终围绕创新主题,旨在汇聚全球创新力量研讨科技创新趋势、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凝聚创新治理共识,积极应对时代挑战和重要全球性问题。十八年来,论坛着力汇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深度融合。数万余名创新开拓者汇聚一堂。三千余位政界高层、学界泰斗和商界精英交锋观点“论坛+展览"交相辉映,百多场主题活动描绘创新发展蓝图,上千家权威智库和机构共结创新硕果,一大批研究和合作成果传递创新理念。
知识分子的博客 · 2025/09/29 -
一个“不受欢迎”的研究,是怎样发现了35亿年进化史中的生物钟密码?
晨曦中向日葵逐日绽放,暮色里招潮蟹候月出穴,子夜里萤火虫点星闪烁……这些生物活动的规律,正是体内精密的时间机制在调控,让生命节奏与昼夜更替、季节变化保持同步。
2025/06/18 -
李政道对话北大学子:宇宙的实质远远超出人类的理解
李政道与北大的渊源颇深。1945年,因战乱被迫中断在浙大学业的李政道辗转来到昆明,得到北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推荐,作为北京大学学生注册,正式转学至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2003年,李政道应邀在庆祝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建立90周年庆典活动上演讲,并与北大学子进行座谈。本文节选自当时座谈实录。《赛先生》转载自“北大物理人”公号,以飨读者。
-
都说不唯论文,那我们发表论文是为了什么
11月30日晚,在西湖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WeSalon微沙龙活动上,黄嘉兴翻出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第一篇”论文,首次吐露每篇“第一次”发表前后的真实故事,并以此引出——如今作为一名资深教授,他对“发表论文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
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2与RoseTTAFold同日开源
结构决定功能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蛋白质作为生物大分子,是生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行使者。因此,蛋白质结构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引来无数科学家一次又一次地攻坚。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生活三个月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 “天宫号”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中国航天员将在太空中生活三个月,并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甚至在舱外工作和维修设备。 茫茫宇宙中,一座由中国人建造的空间站,正在逐步落地并投入运营,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探索太空的中转站。